《旅游科学》2025年会 | 上体经管分论坛共谋赛事体育旅游协同效应与创新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14
点击次数:
2025年4月10-13日,《旅游科学》2025年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隆重举办。本届年会以“文化旅游新趋势与学术体系革新”为年会主题,汇聚国内外文化和旅游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共同探索新的文化使命下旅游学术体系构建相关问题。会议由《旅游科学》编辑部与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系共同举办。
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教授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分享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的前沿思考;由我院李海教授、杨鹏副教授和桂林旅游学院张小林教授作为召集人的“赛事体育旅游协同效应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来自多所高校的学者围绕赛事旅游前沿议题,从马拉松赛事运作到新兴体育业态,深入探讨协同发展路径,碰撞出创新火花,推动赛事体育旅游学术研究迈向新高度;我院体育管理、体育赛事运作、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同学在会上做论文汇报,彰显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主旨报告】理论筑基 实践领航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李海院长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进路》为题,系统梳理了我国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脉络与产业实践。通过对两批61家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深度分析。报告系统梳理政策演进、战略转型及产业创新路径,提出基于LGA主题分析的四大发展模型——户外运动集聚型、特色赛事驱动型、体育文化体验型、综合体赋能型,并针对空间布局失衡、业态同质化等痛点,构建“规划-政策-业态-人才”四维解决方案。李海院长在报告中指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需突破“旅游+体育”的浅层叠加模式,向“体旅文商农”多产业深度融合升级。同时强调上海体育大学的实践探索,2018年开设全国首个体育旅游本科专业,2019年开设全国首个体育旅游方向的旅游管理硕士(MTA)项目已为行业输送大量复合型人才。
【平行论坛】赛事驱动创新突围
由上海体育大学李海教授、杨鹏副教授和桂林旅游学院张小林教授作为召集人的“赛事体育旅游协同效应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聚焦赛事旅游新动能,论坛由李海教授、杨鹏副教授和湖北经济学院刘小琼老师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澳门城市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高校的11篇论文投稿进行了现场汇报。汇报论文主题聚焦赛事赋能、体育新兴业态与乡村振兴三大主线:以马拉松赛事为切口,探讨社会资本驱动机制、时空分布均衡策略及民族赛事四方协同模式;围绕低空经济、电竞旅游等前沿领域,提出航空运动“三角支撑体系”、电竞酒店“沉浸社交”消费逻辑;剖析体育旅游健康效益与户外运动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学生风采】多元视角 成果斐然
在本次年会上,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们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他们分享了《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马拉松赛事时空分布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体育旅游框架下的参赛者旅游动机与目的地营销策略》、《体育公园游憩者健康效益感知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基于多维度视角的国际体育韧性研究综述与展望》等话题的研究成果。研究生同学的精彩汇报,不仅展示了个人扎实的学术功底,更彰显了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显著提升,以及在体育相关学科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他们从不同专业视角出发,为旅游学术体系的构建贡献了独特的见解与创新的研究思路,充分体现了学院在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也为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体旅融合开新局 学术创新育英才
《旅游科学》2025年会以“文化旅游新趋势与学术体系革新”为主线,成功搭建文旅多业态深度对话平台。这场学术盛会不仅彰显了上海体育大学在体育旅游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更以“理论筑基-实践突破-人才蓄力”的全链条创新,为新时代体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动能。展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深化体育旅游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力求产出更多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为体育旅游学术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学院也会积极支持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展示研究成果,为学生打造坚实的学术基础与广阔的发展平台,确保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体育旅游专业知识,更拥有卓越的学术研究能力与国际交流水平,推动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协同发展。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399号
邮编:200438 邮箱:sem@sus.edu.cn
版权信息 © 2013上海体育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上体MBA/MTA教学中心
官方微信号“上体 MBA MTA”
公众号内回复“咨询”可与招生老师一对一联系